銀生命銀離子抗菌抗病毒液
- 工程塑膠原料
- 日本石塚硝子抗菌、抗病毒、防黴、防螨劑
- 銀生命 銀系抗病毒
- 銀生命 銅系抗病毒
- 銀生命 鋅系抗病毒
- 高濃度金屬水溶液
- 除臭、消臭材料
- 塑膠用添加劑
- 塗料用添加劑
- 纖維用添加劑
- 銀生命噴劑、護手霜 防疫產品
- 檢驗報告

銀生命-防疫 2.0
高濃度抗菌/抗病毒銀離子水溶液細菌介紹
細菌的結構十分簡單,原核生物,沒有膜結構的細胞器例如粒線體和葉綠體,但是有細胞壁。根據細胞壁的組成成分,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革蘭氏細菌分類法」來源於丹麥細菌學家漢斯·克利斯蒂安·革蘭,他發明了革蘭氏染色。
細菌對環境、人類和動物而言可說既有利又有害。 一些細菌成為病原體,導致了各種感染、破傷風、傷寒、肺炎、梅毒、食物中毒、霍亂,甚至是肺結核。
常見的致病細菌 | |
革蘭氏陽性菌 | 革蘭氏陰性菌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克雷伯氏肺炎菌 |
MRSA | 大腸桿菌 |
李斯特菌 | 鮑氏不動桿菌 |
腸球菌 | 腸道沙門氏菌 |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 | 綠膿桿菌 |

抗藥性細菌(超級細菌)
所謂的「超級細菌」,就是擁有「多重性抗藥性」的細菌,通常定義上是對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生素有抗藥性。另外,一群細菌彼此之間可以透過一個機制,交換彼此身上的基因,因此這種抗藥性的基因也可以透過這種機制在細菌之間流傳。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最新的研究表示,美國每15分鐘就會有一人死於「超級細菌」(Nightmare bacteria),且超級細菌已經產生抗生素抗藥性(Superbug),每年會有280萬人因抗藥性感染,約3萬5000人因抗藥性感染而死亡。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及防治重點微生物 | |
MRSA | 對甲氧苯青黴素(oxacillin)具抗藥性之金黃色葡萄球菌 |
CRAB | 對碳青黴烯(carbapenem) 具抗藥性之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
VRE | 對萬古黴素(vancomycin)具抗藥性之腸球菌 |
CRE | 抗碳青黴烯類腸桿菌,具有NDM-1 (印度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酶)基因的腸道菌感染症,以克雷白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及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最常見 |
病毒介紹
病毒(virus)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為類生物,無法自行表現出生命現象,靠寄生生活的介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
病毒由兩到三個成份組成:病毒都含有遺傳物質(RNA或DNA);所有的病毒也都有由蛋白質形成的衣殼,用來包裹和保護其中的遺傳物質;此外,部分病毒在到達細胞表面時能夠形成脂質包膜(套膜)環繞在外,病毒顆粒大約是細菌大小的千分之一,大多數病毒的直徑在10-300奈米(nm)。
有包膜(套膜)病毒 | 沒有包膜(套膜)的病毒 (酒精不適用) |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 腸病毒 |
流感病毒(H1N1) | 諾羅病毒 |
愛滋病毒 | 輪狀病毒 |
B型、C型肝炎病毒 | 微小病毒 |
新冠肺炎(COVID-19)
致病源: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潛伏期:推測14天內
是否有包膜(套膜):有
爆發時間:2019年12月初
發現地點:中國湖北省武漢市
動物宿主:可能為竹鼠或是蝙蝠等哺乳類動物
傳染方式:有人傳人風險,可能為近距離飛沫傳染、接觸傳染(直接或間接)、動物接觸傳染(直接或間接)
根據公佈的基因定序,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與SARS(非典病毒)有接近80%相似度。
認識貴金屬 – 銀
銀作為貴金屬在人類文化中已經使用相當久的歷史。除了貨幣和投資媒介,銀還用於太陽能電池、水過濾、珠寶、裝飾品、高價值餐具以及抗菌劑使用。
在人們還沒有發現細菌這類生物的時候,「銀」就被作為抗菌劑來使用,但直到 1972 年科學家才明白銀的作用原理。少量的銀透過阻止細菌將營養轉化為能量來破壞細菌的新陳代謝,從而抑制細菌的存活、繁殖和定居的能力。
現代醫學仍然仰賴銀廣效且持久的消毒和清潔能力。有產品如繃帶、導管和其它的醫療器械,會在表面鍍上一層銀去減少感染。
二戰後,抗生素的興起在醫療界造成風潮,但後續因為抗生素濫用所發現的抗藥性以及副作用也成為醫界的隱憂,也使得銀的抗菌運用再度受到重視。
因為銀對於各種革蘭氏陰性菌與革蘭氏陽性菌都具有抗菌效果,其中也包含各類抗藥性細菌。 加上後續的研究與應用指出,銀顯示出其優良的抗病毒的效用,而且銀對於人體幾乎沒有毒性或刺激性,所以現行越來越多產品使用銀作為抗菌或抗病毒的材料。
銀生命銀離子水溶液
銀生命(奈米銀)以物理抗菌方式,直接與病毒或是細菌構造產生反應,安全抗菌且可抵禦超過 650種細菌、病毒、黴菌,包含 SARS(非典病毒)、流感病毒、腸病毒等都能消滅,且不造成生物抗藥性。有別于其他單次性短效抗菌產品,只要存在就能夠持續消滅病原菌。
銀生命團隊開發出的 銀生命高濃度奈米銀溶液,濃度10000ppm,溶劑為純水,銀的粒徑小、性質穩定且安全性高,最低只需30~100ppm(銀生命原液直接兌水稀釋300~100倍)即可有非常好的抗細菌與抗病毒效果。
銀是非常安全的金屬物質,跟一般消毒劑、酒精比較,銀生命(奈米銀)對人體幾乎沒有刺激性與毒性。
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署(EPA)文獻,人每天每日可以食用一定量的銀,安全性非常高。
銀生命抗細菌機理
銀生命釋出的銀離子帶有正電荷,細菌的細胞壁帶有負電荷,銀會吸附於細菌的細胞壁造成正負電不平均讓細菌產生破裂

銀生命釋出的銀離子滲透進入細胞內部並破壞細胞內結構(線粒體,液泡,核醣體)和生物分子(蛋白質,脂質和DNA)

銀生命抗病毒機理
銀生命釋出的銀離子對病毒有很強的吸附和固定作用,可以與病毒表面某些蛋白質結合,影響病毒與細胞受體的相互作用,從而阻礙病毒與宿主細胞的結合,防止病毒侵入細胞

銀生命釋出的銀離子可與病毒核酸結合,使病毒去氧核糖核酸(DNA)或核糖核酸(RNA)的結構改變,影響病毒的複製和繁殖,使病毒失去活性

銀生命長效機理

銀生命於物體表面乾燥後,會形成一層抗菌保護膜,不揮發,達到長效抗菌抗病毒的效果。
銀生命電梯按鍵抗菌耐久測試-某大公股銀行


經過5個小時的觸碰抗菌耐久度測試後,酒精與次氯酸已經失效,5小時後的細菌數已經比原本初始菌數要高。 銀生命經過5小時後,細菌數皆比初始菌數低,從結果表示銀生命可以長效控制細菌。
(ATP冷光儀因為除了細菌之外,也會測試到人手上所遺留的細胞,所以在人群一直使用電梯的狀況下,測試資料不會為0。)
銀生命電梯按鍵抗菌耐久測試-中央某機構


經過6個小時的觸碰抗菌耐久度測試後,酒精已經失效,6小時後的細菌數已經比原本初始菌數要高。 銀生命經過6小時後,細菌數皆比初始菌數低,從結果表示銀生命可以長效控制細菌。
(ATP冷光儀因為除了細菌之外,也會測試到人手上所遺留的細胞,所以在人群一直使用電梯的狀況下,測試資料不會為0。)
相關檢測報告-抗菌(SGS):


相關檢測報告-抗病毒(BOK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