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細菌與病毒
PostTime : 2020-06-15
細菌介紹
常見的致病菌 | |
革蘭氏陽性菌 | 革蘭氏陰性菌 |
金黃色葡萄球菌 | 克雷伯氏肺炎菌 |
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 | 大腸桿菌 |
李斯特菌 | 鮑氏不動桿菌 |
腸球菌 | 腸道沙門氏菌 |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 | 綠膿桿菌 |
細菌的結構十分簡單,原核生物,沒有膜結構的細胞器例如粒線體和葉綠體,但是有細胞壁。根據細胞壁的組成成分,細菌分為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
「革蘭氏細菌分類法」來源于丹麥細菌學家漢斯·克里斯蒂安·革蘭,他發明了革蘭氏染色。
細菌對環境、人類和動物而言可說既有利又有害。
一些細菌成為病原體,導致了各種感染、破傷風、傷寒、肺炎、梅毒、食物中毒、霍亂,甚至是肺結核。
細菌的分類 | 細菌的名稱 | 潛伏地帶 | 對人的主要影響 |
革蘭氏陰性菌Gram-Negative Bacteria | 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 自然界中 | 微生物汙染指標 |
大腸桿菌 O-157型Escherichia coli O-157 | 食品加工廠牛的大腸 | 食物中毒 | |
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 自然界中 | 感冒 | |
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 醫院 | 伺機性感染院內感染 | |
變形桿菌Proteus vulgaris | 人的腸道/自然界中 | 尿道感染 | |
退伍軍人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 水中懸浮物質 | 肺炎 | |
沙門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 | 食品加工廠雞蛋等動物性蛋白 | 食物中毒 | |
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 | 海水 | 食物中毒 | |
細菌的分類 | 細菌的名稱 | 潛伏地帶 | 對人的主要影響 |
革蘭氏陽性菌Gram-Positive Bacteria |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醫院/廚房自然界中 | 食物中毒、傷口感染 |
抗甲氧苯青黴素金黃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 A.(MRSA) | 醫院 | 院內感染 | |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 皮膚/黏膜 | 全身化膿性感染 | |
糞鏈球菌Streptpcoccus faecalis | 糞便 | 院內感染 | |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 寄生於細胞內 | 人畜共患病 | |
腸球菌Enterococcus | 人的腸道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 | 食物中毒伺機性感染 | |
肺炎鏈球菌Staphylococcus pneumoniae | 黏膜 | 中耳炎/肺炎 | |
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cs | 口腔內 | 牙垢/牙周病 | |
枯草桿菌Bacillus subtilis | 灰塵 | 食品腐敗 | |
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 | 廣泛存在於自然界中 | 食物腐敗肺炎等感染症 |
抗藥性細菌(超級細菌)介紹
所謂的「超級細菌」,就是擁有「多重性抗藥性」的細菌,通常定義上是對三種或三種以上的抗生素有抗藥性。另外,一群細菌彼此之間可以透過一個機制,交換彼此身上的基因,因此這種抗藥性的基因也可以透過這種機制在細菌之間流傳。
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最新的研究表示,美國每15分鐘就會有一人死於「超級細菌」(Nightmare bacteria),且超級細菌已經產生抗生素抗藥性(Superbug),每年會有280萬人因抗藥性感染,約3萬5000人因抗藥性感染而死亡。
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監測及防治重點微生物 | |
MRSA | 對甲氧苯青黴素(oxacillin)具抗藥性之金黃色葡萄球菌 |
CRAB | 對碳青黴烯(carbapenem) 具抗藥性之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
VRE | 對萬古黴素(vancomycin)具抗藥性之腸球菌 |
CRE | 抗碳青黴烯類腸桿菌,具有NDM-1 (印度新德里金屬β‐內醯胺酶)基因的腸道菌感染症,以克雷白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及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最常見 |
資料出處: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醫療照護相關感染微生物與常見抗藥性細菌介紹 |
病毒介紹
有套膜病毒 | 無套膜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 | 腸病毒 |
流感病毒(H1N1) | 諾羅病毒 |
愛滋病毒 | 輪狀病毒 |
B型、C型肝炎病毒 | 微小病毒 |
病毒(virus)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為類生物,無法自行表現出生命現象,靠寄生生活的介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
病毒由兩到三個成份組成:病毒都含有遺傳物質(RNA或DNA);所有的病毒也都有由蛋白質形成的衣殼,用來包裹和保護其中的遺傳物質;此外,部分病毒在到達細胞表面時能夠形成脂質包膜(套膜)環繞在外,病毒顆粒大約是細菌大小的千分之一,大多數病毒的直徑在10-300奈米(nm)。